叙利亚:建设抗压能力,打破苦难循环
十一年前,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叙利亚)爆发了全球最复杂的政治危机,国家也陷入苦难。数百万叙利亚平民在旷日持久的人道主义危机中苦苦挣扎,整整一代年轻人的未来陷入灰暗。
三年前,我第一次被任命为联合国驻叙利亚协调员兼人道主义协调员。当时的我抱有希望——随着冲突激烈程度减弱,我们会开始见证不一样的未来,而不是陷入今天这个局面;如今,叙利亚所需的援助规模却比危机刚开始时更大。
今天是世界人道主义日,我们对努力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行动者社区做出承诺。令人倍感震惊和悲伤的是,叙利亚目前有超过14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饥饿和粮食短缺持续威胁着叙利亚平民,2022 年将有近10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 十多年来,叙利亚的境内流离失所者居全球之首,其中许多人一次又一次地被迫逃离家园,寻求安全和基本服务。
一连串的危机
过去 11 年里,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催生出叙利亚如今的极端需求的因素。但这场灾难的源头 2011 年开始的危机,民用基础设施自此逐渐受到大规模破坏,平民颠沛流离,死伤惨重。
如今,大多数叙利亚平民的需求的根源不是冲突,而是旷日持久的社会经济危机,9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随着新冠疫情、邻国黎巴嫩的经济崩溃和乌克兰战争危机接连爆发,叙利亚经济持续恶化。叙利亚之所以受到如此极端的影响,是因为缺乏用于应对、适应和从冲击中恢复的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如果没有抗压能力,叙利亚的经济危机恶化是不可避免的,复杂的人道主义危机将逐年加剧,继续给平民带来巨大痛苦。为了打破痛苦的循环,我们显然需要做出改变。
通过早期恢复建设抗压能力
对于联合国驻叙利亚团队而言,改变始于重申对倾听、学习并更贴近我们所服务的社区的承诺。
无论是实地走访与弱势家庭交谈、听取实地同事的意见,还是与地方当局讨论,对话都清楚地表明,为了让生活和生计重回正轨,叙利亚人民必须有可靠的公共服务、支持和基础设施系统。

早期恢复和抗压能力规划是包容、多利益相关方和多部门参与的方法是联合国团队过去几年在叙利亚工作的核心。我们通过分散的实地办事处和中心网络以及国内和国际众多非政府组织,让联合国团队更接近受影响的社区,更好地了解特定地区的需求。
然而,上述方法必须与继续提供救生援助相平衡。为应对叙利亚不同方面的危机,必须立即提供挽救生命的支持,同时提供其他中长期解决方案。
在实践中发挥伙伴关系的作用
联合国叙利亚城乡抗压能力联合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实地维持紧急援助的同时,建立抗压能力。
六个联合国机构参与了这项计划,已在叙利亚受灾最严重的两个地区进行试点:南部的德拉和东部的代尔祖尔。上个月,我带领一群捐助者参观了代尔祖尔(Deir Ezzor)的一些项目。因降雨减少,代尔祖尔遭受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干旱和农业生产损失。
在代尔祖尔的农村,我们参观了“第五区”,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在这个地区开展联合项目,旨在恢复灌溉系统和加强粮食安全。这类早期恢复干预措施的连锁反应显而易见。凭借可靠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农民得以恢复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并通过当地市场增加家庭收入。一年半前,第五区的四个村庄完全依赖粮食援助和紧急救济,但现仅15%的人口需要救济。

早期恢复和抗压能力建设在城市已产生了明显成果。我前三次访问代尔祖尔市中心的福阿德电影院(以曾经矗立在那里的老电影院命名)期间,整个城市满目疮痍,没有任何经济或人类活动的痕迹。
然而,这次访问我却看见这里街道的变化。联合项目在医疗保健、学校、太阳能照明和小型企业方面的投资下,餐馆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城市又有了生机。对我而言,这类干预比简单的基础设施恢复更为重要,不仅增强了人们对地区的信心,并展示了人们如何怀抱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返回城市、重建城市,同时重建自己的生活。

想要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必须继续围绕早期恢复和抗压能力建设的方法,团结所有合作伙伴,并确保资金持续性,以满足叙利亚每个人未来的基本需求。
联合国发展体系改革加强了上述共识,让联合国驻叙利亚团队能以更协调一致、能力互补的方式利用每个机构的知识和职能。
有了这个大范围的合作伙伴联盟,我们决心支持抗压能力建设,并为叙利亚各地遭受深重苦难的社区创造更多机会。
世界人道主义日是为了缅怀2003年8月19日在伊拉克巴格达运河饭店炸弹袭击事件中遇难的22人,包括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尔希奥•比埃拉•德梅洛(Sergio Vieira de Mello)。2009年,联合国大会将8月19日设立为世界人道主义日。
此博客由联合国驻叙利亚驻地和人道主义协调员伊姆兰·里扎(Imran Riza)执笔。
欲了解联合国在叙利亚实地工作的更多信息,请前往:syria.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