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良药,一线希望:数字创新助力印度尼西亚加强推广新冠疫苗

今年年初,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已经超过2.8亿剂的新冠疫苗。全国人口一剂疫苗接种率超过79.6%,全程接种率54.8%,在2021年底前实现了全国疫苗接种目标。
疫情期间,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系统与印度尼西亚人民并肩作战;支持卫生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工具和医疗用品,辟除错误信息,并确保快速、大规模提供拯救生命的疫苗。

SMILE:增强疫苗分发能力
玛格达莱纳·佩拉莫尼亚(玛雅)是马拉库省安汶市基朗社区卫生中心的一名免疫协调员。她的日常工作包括为五岁以下儿童接种疫苗。疫情期间,她负责监督新冠疫苗接种活动。
许多目标地区只能步行前往。玛雅和其他卫生工作者常常长途跋涉,徒步穿过蜿蜒的道路、恶劣的地形和沿海地区。
“很多人想接种疫苗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与之相比,我们的旅程不值一提。”玛雅说。

在没有联网或信号不好的地区,玛雅通过疫苗接种记录簿来监测新冠和其他疫苗接种活动。现在,她的工作流程中多了一个步骤:回到城市后,她将数据上传到支持卫生工作者工作的创新电子监测应用程序SMILE。
SMILE由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可提供定期更新和分发报告来监测疫苗物流。
玛雅说:“SMILE是一个一站式应用程序,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现在,我可以实时看到疫苗分配情况,方便追踪。
玛雅在SMILE应用程序中录入数据后,交易历史在内的其他细节会自动储存到安汶卫生局的数据库和国家数据库。数据库记录了疫苗库存、已使用和过期疫苗的数量,以及接种地点相关信息。
安汶首次引入SMILE程序时,只有药品仓库的卫生工作者和免疫接种人员使用。如今,助产士马伦等卫生工作者也开始使用SMILE。他们挨家挨户敲门,劝说人们接种疫苗。
“疫情期间,SMILE是我和同事的好帮手。它可以呈现实时数据,使用起来很方便。”
Caption: 玛雅和同事奥比在沿海的胡库里拉村搬运疫苗。这个地区只能通过步行前往。图片来源:© 联合国开发署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

驱散工作场所关于疫苗的谣言
印度尼西亚在新冠疫苗接种推广方面虽有进展,全国各地许多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仍面临感染病毒的风险。疫情期间,印度尼西亚的服装厂仍然正常上班,继续生产,保证劳动者工作的连续性。尽管已经严格执行了防疫措施,但许多劳动者很难避免接触病毒。
艾特鲁提斯·维迪亚桑蒂(Eltruidis Widyarsanti)是印度尼西亚三宝垄一家服装厂的人力资源主管。她竭力获取疫苗,以便为工厂的649名员工提供更好的保护。得到援助后,她欣喜若狂。
“我们很努力获取疫苗。所以,当我们接到Better Work Indonesia (BWI)通知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和感激。” BWI为服装厂员工、他们的家人和周围社区提供联合疫苗计划。“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还可以维持企业运营。”
在国际劳工组织的BWI方案下,数千名劳动者通过12个疫苗接种中心接种了新冠疫苗。

然而,维迪亚桑蒂的工作开展起来并不简单。至少一半的员工拒绝接受接种疫苗。许多人担心检测结果会呈阳性,也有其他人则担心疫苗的副作用。
面对这种阻力,维迪亚尔桑提并没有放弃。相反,她加大了宣传力度,要求每个部门的主管在日常简报中分享准确的新冠疫苗信息,提高对疫苗益处的认识。公司还在工厂入口处张贴传单,还安装了一台电视,持续播放新冠疫苗相关信息。
如今,现在95%的员工接种了疫苗。

英达·雷尤宁斯(Indah Rayuningsih)是一开始拒绝接种疫苗的员工之一。疫苗谣言泛滥的背景下,她担心疫苗可能致命。但她后来了解到疫苗的真实情况,又看到家人接种疫苗后状态良好,她改变了心意。
“打疫苗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以我为例,我现在很好,感觉受到了保护。我们打了新冠疫苗,就能保证健康和安全。”雷尤宁斯说。
雷尤宁斯现在是新冠疫苗安全的倡导者,常常劝说同事、家庭和周围社区接种疫苗。
此报道取材自发表于联合国驻印尼系统网站的报道一和报道二 ,经联合国发展协调办公室编辑。
欲了解发协办在这一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工作成果,请阅读最新发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集团主席关于发协办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