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青年发扬愿服务精神,为后世谋求可持续发展

2009年11月,联合国大会为表彰南非前总统对和平文化与自由的贡献,宣布7月18日为“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不仅鼓励我们回顾纳尔逊·曼德拉对促进人权、性别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承诺,也提醒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和责任来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志愿服务是为创造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未来的关键。今天,我们共同纪念纳尔逊.曼德拉日,并为读者献上联合国儿基会印尼代表处一名将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的年轻志愿者的故事。
2019年一个湿热的夏日,当时还是研究生的佐伊·林巴站在联合国儿基会纽约总部前。她刚刚完成国际和社区发展方面的学业,即将返回印度尼西亚。她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在为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权利奋斗的组织工作,将是多么荣幸。
刚刚离开学校的佐伊意气风发,充满理想。她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他人造福,同时也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她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如何让自己的想法和远大目标成为现实?当时的她还没有答案,但她知道自己想为住在印尼偏远地区、缺乏服务的妇女儿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两年后,佐伊是一名联合国志愿者,在联合国儿基会印尼代表处工作,负责支持印尼政府认定的“贫困地区”11个省份中的部分省份。
作为地方规划官员,佐伊的主要职责是支持儿基会在印尼城市和地方的儿童规划和预算编制项目。
“我们需要让儿童和年轻人持续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重点目标是影响国家政府的规划和预算政策,让政策反映儿童的声音、需求和权利。”佐伊解释说。
这类面向儿童的城市规划方法双管齐下:一方面,佐伊的团队努力通过实证依据、能力建设和宣传活动来加强政府的规划和预算系统;另一方面,团队直接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合作,通过公众参与规划和预算(Musrenbang)和儿童论坛(Forum Anak)等参与平台,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对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的参与。

2022年对联合国儿基会印尼代表处而言是历史性的一年,印尼G20峰会等全球活动都在此举行。佐伊是帮助规划和协调 “城市20”(Urban 20)的团队成员之一。这个平台旨在鼓励20国集团的不同国家和城市进行对话和讨论。
在此期间,佐伊帮助社会政策团队策划了“共同框架:在新冠疫情、气候危机和结构性不平等加剧的背景下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线上研讨会,负责撰写概念说明和职权范围、准备活动概要,并与活动组织者联络。佐伊还代表儿基会驻印尼代表处作为会议的发言人之一,向300多名观众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城市环境下的儿童”。
为儿基会驻印尼代表处服务一年多后,佐伊对全球城市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儿基会驻印尼代表处强调与儿童合作、为儿童服务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气候危机和结构性不平等加剧的大背景下。
印尼有句老话,“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齐心协力”。其实,创建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也是如此。无论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背景如何,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对所有儿童都有益。建设这类城市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每个人都倾力相助。因此,佐伊认为必须将志愿服务精神发扬光大。
“志愿服务对我而言就是过为他人服务的生活,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希望印尼和世界各地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成为变革者,为国家和全球社会服务,并为未来世代带来改变,做出成果。”
此报道原载于联合国印度尼西亚系统网站,经发展协调办公室编辑。欲了解更联合国驻印度尼西亚系统的工作成果:Indonesia.UN.org.